首页 实时讯息
华阴法院:环资审判 护航绿色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10:00来源:环球网
华阴市地处秦岭北麓,有天下奇险第一山——华山,6条南山支流与渭河交汇。如何通过法治守护绿水青山?如何构建共治体系,共享这一片碧水蓝天?7月3日上午,《环境热线》走进华阴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冉强接受专访,详细介绍了环境资源审判如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工作。

案例一
2021年3月,被告人白某某与华阴市罗敷镇村民杨某某商定购买杨某某地里的杨树。同年3月27日上午,被告人白某某在未取得《林地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人员使用油锯、斧头、坠子绳等工具擅自采伐杨树30株、苦楝1株、构树9株。后经华阴市林业局现场勘验鉴定:白某某无证采伐现场地类为林地,树种为杨树、苦楝、构树,采伐林木总蓄积量18.5868立方米,材积量11.1017立方米。
华阴市林业局出具《关于白某某滥伐林木案生态修复的意见》注明生态修复补种树种及数量,被告人白某某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40株杨树;成活率、保存率的调查与补植,成活率调查应在新造幼林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进行,造林成活率调查时间在苗木栽植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进行,调查结果成活率在85%以上。2021年12月,被告人白某某于华阴市岳庙街道办事处辖区补植杨树50株,并支付相应管理养护补植树木费用。考虑到补植复绿情况,判处被告人白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典型意义:人民法院主动围绕主责主业发挥司法能动性,在刑罚打击被告人的同时,依法督促被告人履行补栽补植义务并将履行义务情况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既关注到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的时效性、季节性的特点,也是生态恢复性司法的核心理念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具体体现。

案例二
2020年12月底至2021年5月21日,被告人刘某某在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人员间断性在华阴市渭河南岸边使用挖掘机、抽砂船、卡车等工具从河内抽砂卖砂。其间将所获砂子向其他人员出售非法采出的河砂价值共计79800元。另未出售的河砂于2021年5月21日被华阴市公安局扣押。经陕西中规测绘有限公司对现场采砂量进行勘测,非法采砂量为2014.5立方米,经华阴市价格认证中心对现场采砂量进行评估的价值为96696元。综上,被告人刘某某非法采砂的涉案价值共计为176496元。
典型意义:本案系行政机关在巡查中首先发现,发现后即及时将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本案的顺利办结,体现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同向发力,全力保护黄、渭河流域生态安全。消除河道堤坝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隐患。
在环境资源审判领域的顶层设计
1.专门化审判体系构建。专门机构:省级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中级及基层法院设立专门合议庭或巡回法庭,实现环境案件“三合一”(刑事、民事、行政)集中审理。目前,全省法院已经达到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全覆盖。跨区划管辖: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长江、黄河等流域法院或跨区域集中管辖机制。陕西法院系统也采取指定集中管辖的方式,达到打击犯罪、保护环境双结合。
2.政策与立法引领。推动《民法典》绿色原则入法,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等制度。
3.国家战略对接。将环境司法纳入“美丽中国”“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

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创新
1.恢复性司法实践。生态修复令:推广“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责任承担方式,将修复效果纳入量刑考量。修复资金管理:依托现有制度中的有效措施增强资金管理。设立专项生态修复基金账户,确保赔偿金用于环境治理。
2.多元协作机制。府院联动:与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执法与司法数据共享,行刑衔接更加紧密。公众参与:推行环境公益诉讼,鼓励社会组织、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建立专家陪审员制度,吸纳环保技术专家参与审判。
3.智慧司法应用。技术赋能:运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固定污染证据;推广在线审理跨域环境案件。大数据分析:建立环境资源审判案例库,发布年度报告和典型案例,统一裁判尺度。
4.预防性司法措施。突破“损害实际发生”限制,对具有重大环境风险的行为提前发出禁止令。

公众参与构建“绿色法治营商环境”
1.主动参与监督,理性行使权利。“不沉默,不盲从”——既要敢于监督,也要避免未经核实的网络传播。
2.践行绿色生活,倒逼企业转型。“用钱包投票”——公众的绿色消费选择是企业转型的核心动力。
3.提升法律素养,防范绿色陷阱。“学法护绿,明辨真伪”——环保热情需与法律理性结合。
4.参与社区共治,夯实基层防线。“守护家园,从家门口开始”——基层治理是绿色法治的最后一公里。
本期节目通过渭南广播和华山网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的方式,与听众网友面对面交流沟通。从建立跨域法庭到补植复绿,从卫星遥感的监督到公众广泛参与。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有司法的刚性还有修复的温度和共治的力量。在此,呼吁广大群众,一起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好生活环境!(来源:环境热线)
相关文章:
- 华阴法院:环资审判 护航绿色发展 07-04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人民法院:司法温情“到家入户”, 诉讼服务“有爱无碍” 07-04
- 新野: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发展动能 07-04
- 湖南株洲持续优化用水营商环境 体验官助力服务提质效 07-03
- 汉阴法院开展“庆七一 学党史 颂党恩”主题党日活动 06-30
- 上海创新引擎动能澎湃 06-28
- 在公园里的故乡,寻找生态写作的“中国特色” | 长三角·大西部文学周 06-26
- 人居环境换新颜 芳草街街道“净优亮美”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