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我愿再给他第二次生命”腹腔镜下,佛山一母亲捐肾救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05:00    

“用我的肾吧,只要孩子能够好起来!”母亲张女士(化名)目光坚定地向医生说道。得知亲属活体捐献肾移植可行的那一刻,这位40多岁的母亲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在她眼里,这不是选择题,而是作为母亲的本能——就像20年前,她曾用怀抱护住襁褓中的儿子一样。

近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团队成功为一位母亲实施腹腔镜活体供肾获取,并将其肾脏顺利移植至罹患尿毒症的儿子体内。微创技术以精准与安全托住了这份沉甸甸的母爱,让这场接力有了最温暖的终点。

传统活体供肾获取需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为确保张女士安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最终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获取供肾。据主刀医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王健主任医师介绍,该技术通过高清腹腔镜精准分离肾脏血管及输尿管,完整取出供肾,手术出血不足20毫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供者的损伤。术后次日,张女士即可下床活动,5天后康复出院。

同时,肾移植团队也通过精湛的手术,将微创获取的来自母亲的供肾成功植入小梁体内。经过术后2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梁的肾功能等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亲属活体捐献肾移植具有排异反应低、长期存活率高、等待时间短等优势,但供者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王健表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肾获取技术,通过术前三维影像评估等高科技,确保供肾质量与供体安全。截至目前,供受者双方均愈后良好。

出院时,小梁含泪说道:“妈妈给了我两次生命,未来我要带着她的肾好好活下去。”专家呼吁,公众应科学认识活体器官捐献,在国家鼓励遗体器官捐献的同时,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活体器官捐献,给移植等待者多一分希望,令更多病患家庭能在规范医疗保障下完成移植重启新生活。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历史悠久。1989年医院成功实施佛山首例肾移植手术,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肾移植手术的地级医院之一,当年共做肾移植手术6例,均获成功。1992年肾移植小组被市政府授予佛山市优秀科技先进集体。2000年完成佛山第一例肝肾联合移植,2006年完成佛山第一例胰肾联合移植,《同种异体肾移植》获得当年佛山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佛山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10月成功开展佛山市首例亲属肾移植。实现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96.54%,10年生存率94.6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最长存活时间已经达到35年。目前长期在医院跟踪随访的肾移植患者达1100余人。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郭丽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