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如何确认被告主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9 10:42:01在确认行政诉讼中的被告主体时,通常遵循以下规则: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的角色
如果案件经过复议,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应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如果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提起诉讼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委托行政的情况
如果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上级机关批准的情况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或生效需要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被告应是在生效行政处理决定书上署名的机关。
派出机构的情况
如果派出机构没有得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那么它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以派出机构所在机关为被告。
如果派出机构得到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原则上,派出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以派出机构为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职权变更的情况
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以上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在具体案件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行政行为的实施者是否具有法定职权、参与程度和具体分工、有无接受委托或指令等。
相关文章:
-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起施行 04-10
- 定了!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将有大变化! 04-10
- “游客”海边赏景闲聊?可能是间谍乔装刺探军情 04-03
- 中国高速传动设备集团就人民币66.4亿元资金挪用案提起法律诉讼 04-02
- AI生成作品究竟有没有著作权?法院判了 03-22
- 今起施行!经营主体注销后登记档案保管期限一般为20年 03-20
- 国家安全部:小心!调查问卷下隐藏的陷阱 03-20
- 传唤多久才能让律师见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