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农村贿选怎么定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7:52:16村民贿选行为的定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来说:
不构成刑事犯罪
单纯的贿选行为,没有采取暴力、威胁、欺骗、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不构成刑事案件,但会受到行政处罚。
贿选行为扰乱了选举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可以处以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构成破坏选举罪
如果贿选行为采用了暴力、威胁、欺骗、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可以认定为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构成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构成行贿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建议
证据收集:在举报或查处贿选行为时,应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视频资料等,以便于调查机关能够顺利进行调查。
法律咨询:村民在发现贿选行为时,可以先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法途径:村民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举报,如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
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贿选行为的处罚力度逐渐加大,既包括行政处罚,也包括刑事责任,旨在维护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相关文章:
- 青岛市即墨区:人居环境整治,转出洁净美家园 07-25
- “村民说事”说通民心路——电白马踏镇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 07-14
- 渝见好“村”光 | 翠陌云舒:綦江区永新镇石塔村 07-10
- 发现早、调处快、不反弹 保康警方半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近千起 07-08
- 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书写振兴新篇章 07-07
- 厕所改造3000元补贴遭冒领?当地通报:停职、立案审查调查! 06-29
- 管涌突袭!公安县600亩农田保卫战惊心动魄! 06-29
- 沅陵:“山货”变“心意”甜果暖人心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