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法定执行期为多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7 22:22:29法定执行期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案件执结期限
对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执行法院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这一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1条。
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执行期限,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并且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申请执行的时效期
根据《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24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期间是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总结:
案件执结期限:一般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需批准。
申请执行时效期:一般为2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执行程序的及时性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超过法定期限未能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延长执行期限或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文章:
- 双方已订婚,是否意味着性行为存在默示同意?女方是否骗婚?山西“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 04-16
- 推动“民声”直通“民生”!新一届“民声评判团”成立 04-15
- 践行枫桥经验│为案入户解干戈、动情依法平矛盾 04-03
- 唐某(男,42岁)已服毒身亡,泸州警方通报 04-02
- 斩断“第三只手”!高坪公安破获系列扒窃案件 03-31
- 生态环境保护案例评查——为环保执法装上“校准仪” 03-31
- 今起施行!经营主体注销后登记档案保管期限一般为20年 03-20
- 买房子贷款最低多少年 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