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6万户银龄家庭乐享“新”家!江苏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加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22:06:00    

清晨七点,苏州独居老人姚阿伯的家中,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已悄然生成一份睡眠报告,同步发送至千里之外儿子的手机。新添的12项智能适老产品,为姚阿伯的独居生活增添了科技守护的安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获悉,在江苏,今年将有6万个像姚阿伯这样的银龄家庭,通过政府大力推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开启更安全、更舒适的晚年生活。

资料显示,江苏有2000多万老年人口,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焕新”行动今年在政策层面实现了显著跃升。记者注意到,最直观的变化是适老用品补贴目录的扩容,从去年的3大类28项大幅扩展至7大类68项。这意味着老人们的选择范围更广了,无论是基础的防滑扶手、洗澡椅,还是智能监测雷达、看护设备,都能找到更贴合自身需求的选项。

为让政策红利更可感可及,年底前,全省每个县(市、区)都将建成基层适老生活体验中心。申请流程也变得更加便捷,只需关注“江苏民政”公众号或登录“苏服办”App,就能随时提交申请、查询进度、了解政策详情。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企业监管与比价机制,与京东等大型平台对标,一款助听器通过比价,实实在在让老人省了3000元!”连云港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胡伟介绍道,扫地机器人、按摩椅、智能马桶等老人与家庭成员都能受益的产品被纳入范围。

这些政策的落地生根,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上半年,常州已有1500多户家庭完成改造,镇江丹阳160多户焕然一新,连云港348户通过审核并建成苏北最大的市级适老产品推广指导中心,每天接待咨询的老人超过百人。数字背后,是“原居安老”的共同愿望。

不过,今年的“焕新”行动也面临新课题:适老化改造的补贴比例从去年的50%—80%下调至30%。这一调整,无疑给老人参与积极性带来现实挑战。

面对“新考”,政府与企业携手打出一套富有智慧与温情的组合拳。今年焕新补贴上限大幅提升是最有力的回应:最高补贴金额从去年的3000元跃升至1.5万元,足以撬动高达5万元的整体改造工程,实际上能为符合条件的家庭省下更多改造资金。

“我家厨房橱柜门都掉了,水槽漏水好多年,油烟机灶具都用了20来年,不安全。政府补贴让我们下决心焕新,感觉换了一个家!”常州市天宁区北直街小区的仇阿姨就是这次整体改造的受益者,现在她逢人便夸改造得好。

瞄准老人对居住品质提升的核心需求,整体改造项目成为今年推广重点。卫浴、厨房等空间的翻新改造,从年久失修、到焕然一新,因其效果立竿见影,在城区老人中认可度颇高。

为让更多老人了解政策、感受效果,各地奇招频出。常州市民政局创新将集装箱改造成“适老化展车”,在9米×4米的空间内浓缩展示卫生间、厨房、卧室等精装适老场景。镇江丹阳把“流动宣传车”开进庙会,截至目前已撬动适老化改造需求超600份订单,其中160多户已完成改造落地。

此外,市场主体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盛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道伟介绍,其打造的“淘老汇”平台,线上商城覆盖全国65个城市,涵盖2000多种适老商品,线下合作门店高达7000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适老化产品全渠道平台。

尽管“焕新”行动整体推进顺利,但要让适老化改造真正形成可持续的“朝阳产业”,仍需跨越几道现实鸿沟。

补贴的杠杆效应如何更有效发挥,是首要课题。胡伟直言不讳:“今年80岁以上老人补贴从80%降到30%,一些‘可买可不买’的老人就暂时搁置了焕新计划。”当下,探索“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家庭共担”等多元化保障机制显得尤为迫切。潘道伟呼唤更长效的政策支持,如金融支持、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为企业深耕这片“蓝海”注入持续动能。

弥合认知与信任的鸿沟也刻不容缓。张志杰在日常工作中深有感触:“不少老人对适老化改造的理解还停留在老式拐杖、轮椅上,完全不了解智能监测、厨卫翻新等创新服务也在补贴之列。”不少地方培育了专业的“社区银发顾问”队伍,变被动申请为主动上门服务。

“焕新”行动不仅在改变6万户家庭的物理空间,更在培育一个充满潜力的朝阳产业。当每个老人都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全、舒适、有尊严地老去,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才能真正化为发展的机遇。

通讯员 苏民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