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智能育秧、机械播种,我市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10:00来源:【咸宁新闻网】
(本报记者 马丽 通讯员 冯伟 钟湾)春回日暖,田耕正忙。3月底,在赤壁市复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智能化育秧中心,合作社理事长徐玲玲一键启动全自动流水线,机械臂精准起落,以每小时1000盘、满足50亩稻田种植的速度高效拌种。
“过去是手工泥浆拌种,七八个人1天最多完成100亩。如今1条流水线1个人2小时就能完成。”徐玲玲介绍,稻种经统一拌种后送入暗化室3天即可出芽,比传统手工拌种靠天发芽要缩短一半时间,发芽率也高达97%。
“集中育秧每亩可节省种子成本30元,秧苗根系发达,通过机插秧和侧深施肥技术插到大田后返青快、分蘖多。”种粮大户李乐新说,后期管护也由合作社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省钱省时还环保。
行走在咸宁的广袤田野上,智慧农业的火花熠熠生辉。无人机精准播种、喷洒农药,大马力拖拉机、精量播种机等现代化农机来回穿梭,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滴灌……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各级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机维修技术、农机操作使用和法律法规等识培训,确保农机“健康”上岗。截至目前,共检修农用机具3000余台套、培训机手1000人次、维护大棚设施3250个。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大新机具研发力度,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良种培育和应用推广,抓好良种、良技、良机、良田、良制“五良”配套,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和附加值,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春季生产注入更多新动能。春耕号角与科技脉搏同频共振,让大地焕发新活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本文来自【咸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俄乌再互指对方袭击能源设施 04-04
- 浅摘春茶趁清明(14)# 04-03
- 从枝头到舌尖最快次日达,贵州春茶抢“鲜”东部市场 04-03
- 开展央地合作,西城举办“梦想伙伴计划”专场活动 04-03
-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执笔科技金融大文章 赋能生物医药新发展 04-03
-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33.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3% 开盘股价大跌 04-02
- 智能育秧、机械播种,我市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 04-02
- 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 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