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跨越国界与障碍 古琴文化在重庆绽放多元魅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0:51:00
《指间春秋:古琴谱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教学谱的构建探索》主题讲座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4月26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山水琴音——走进古琴文化系列专题讲座暨三十四期古琴培训班期末汇演”举行。以琴为媒,奏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乐章。
此次活动特邀苏州市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孙海滨担任主讲嘉宾,带来《指间春秋:古琴谱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教学谱的构建探索》主题讲座。孙海滨从唐代减字谱的诞生讲起,沿着明清工尺谱的流变,深入剖析古琴记谱法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创新。他还结合现代古琴教学中谱本应用的实际困境,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化、标准化的教学体系,力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提升古琴技艺的传习效率,为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
在古琴文化传播的实践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自2023年起,该馆古琴社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每周前往特殊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教学。针对盲童群体的特殊需求,教学团队创新推出“口传心授+触觉模仿”教学模式,将古琴的徽位、音律转化为可触摸的标记与形象化语言。活动现场,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童登台演绎经典曲目《卧龙吟》,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现场掌声不断。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盲童演绎《卧龙吟》。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同样成为本次活动亮点。重庆高校的外国留学生身着本国传统服饰,以一曲《长相思》合奏惊艳亮相。他们动作优雅,指尖起落尽显古典韵味。据了解,为帮助留学生深入理解古琴文化内涵,三峡博物馆古琴社特别优化教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基础指法和琴曲体验为主,为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此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古琴社师生们也以精湛技艺带来《平沙落雁》《酒狂》等经典曲目展演。从激昂澎湃的旋律到婉转细腻的音符,演奏者们用琴弦诉说着千年古韵,赢得满堂喝彩。
近年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与艺术展示平台,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音乐会等多元活动,推动古琴文化薪火相传。据了解,三峡博物馆最新一期古琴培训班正在招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三峡博物馆古琴社负责人王翼透露,未来,古琴社将进一步扩大公益教学覆盖面,让更多特殊群体感受古琴魅力;同时推动古琴与国际文化的深度互动,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相关文章:
-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在法学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04-27
- 跨越国界与障碍 古琴文化在重庆绽放多元魅力 04-27
- 刘宁到温县、孟州市调研 04-26
- 韩国“国家学者”第1、2号人物,相继赴中国任职! 04-26
- “书香铁路·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在太原举办 04-26
- 重庆今年计划培养1000名“荣昌卤鹅师” 04-25
- 新突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成功开展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 04-25
- 以产业向新助力经济向好(评论员观察)——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③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