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揭秘濛溪河①国际罕见“全科型”遗址,“全”在哪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2:13:00    

“濛溪河遗址饱水的埋藏环境极为罕见地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是国际罕见同时发现有丰富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

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围终评。此次评选,各项目单位激烈角逐,濛溪河为何再次脱颖而出?有专家提出:该遗址是国际罕见的“全科型”遗址,原因几何?来看最新发布的考古成果。

濛溪河遗址(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地貌远景

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即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4年开展考古发掘。考古队坚持问题导向和保护同步,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团队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资阳市濛溪河遗址群与部分出土石器

据项目负责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处在距今8万至6万年,是现代人演化的关键阶段。但濛溪河遗址并不孤立,考古人员还系统调查发现以硅化木等硅质岩原料为主,制作以刮削器等小型石器组合为特征的100余个遗址点构成的濛溪河遗址群,主体年代在距今约10万至5万年间。

值得一提的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往往因为年代久远与埋藏条件制约,考古发掘时大多只剩下石器,而濛溪河遗址却在石器之外,发现了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极为丰富的植物遗存在同期同类遗址中可谓前所未有,是国际罕见的“全科型”遗址。“目前发现的遗物中,包括3万余件石制品和18万件动物化石及碎屑,6万余颗(件)植物种子,2千余树木相关遗存。此外还涉及动植物广谱利用、木器制作、刻划、穿孔等人类行为。”郑喆轩说。

濛溪河遗址群部分出土动物化石和植物种子

为何形成如此“全面”“全科”的遗存规模?遗址所处“饱水环境”是关键原因。“濛溪河遗址似乎总是与水相关,因洪水而暴露,沿河流分布,所有文化遗存都在濛溪河水位以下。”郑喆轩告诉记者,大约6万年以前,濛溪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土壤形成饱水埋藏环境,让传统意义上不容易在考古中发现、比较脆弱的有机质成分,例如动植物遗存等得以保存,“饱水环境极为罕见,如此规模的遗存能同时保留下来,也极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