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杜占元:发挥青年优势,推动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7:42:00中国网7月11日讯(记者蒋新宇)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在11日上午举行的“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圆桌对话上,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作题为《发挥青年优势推动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的发言。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作题为《发挥青年优势推动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的发言
杜占元指出,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中,青年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围绕青年在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杜占元提出几点思考。
第一,拓展文化视野,发挥青年在文明互鉴、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优势。青年富有朝气活力和革新精神,不仅是本国文化的传承者,还具有很强的求知心和文化交流意愿。研究显示,国际青年群体对中国与世界的积极看法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应把握青年认知偏好,围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科技伦理、文学艺术等青年关切,通过互动式、参与式的对话,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
第二,强化技术赋能,拓展青年参与文明交流的渠道路径。青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正在亲历科技发展与文明演进日益交融的时代变革,既是技术发展的引领者,也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者。可以说,科技是打开青年文明交流渠道的一把金钥匙。应高度重视多元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推动各国青年在社交平台、问答社区等网络平台开展交流互动,鼓励青年运用新媒体、短视频、数字游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各国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为各国文明注入现代基因,为认知多元文明打开生动窗口。
第三,深化互动对话,发挥青年领袖的突出示范作用。在文化交流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无不是在青年时代就担当起文明使者的使命。张骞25岁出使西域、郑和34岁远下西洋;马可波罗17岁启程前往中国和亚洲,白晋31岁来到中国,并推动了《易经》在西方的传播。面对时代变革,应更加注重发掘和培养乐于参与文明交流的青年领袖,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通过论坛研讨、研究资助、学习实践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平台,培育更多“全球化大使”,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杜占元表示,中国外文局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近年来面向国际青年举办了“熊猫杯”征文大赛、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全球青年多维对话等一系列交流互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愿与国内外各界加强合作,激发各国青年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编审:高霈宁 张艳玲 王月博
相关文章:
- 14位大满贯冠军将出战2025中网!郑钦文王欣瑜王雅繁直接入围 08-27
- 临沂暑期旅游别让不文明行为煞风景 08-27
- 国产崖山数据库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开创规模化替代新范式 08-24
- 莲溪村晚穿越古今,千年古韵与全运新风共绘文化盛宴 08-23
- 河南省26人成为今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08-23
- 科普话强国丨丈量山河 解码自然 08-22
- 聚焦第七届文博会|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 太原市三个案例入选 08-22
- 在传承中创新,“徽杭人家”易名“徽小馆”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