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健康知识】警惕儿童便血!7岁男童误诊两年终确诊,直肠息肉不可忽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05:00    

病例介绍

近日,我院小儿肛肠外科收治了一名7岁小患者。近两年来,孩子反复便血,偶尔便后还会有肿物脱出。家长误以为孩子患上了混合痔,自行使用痔疮膏进行治疗,然而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直至孩子出现面色苍白、浑身乏力等贫血症状,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急带孩子前来就医。

接诊后,小儿肛肠外科王霄鹏医生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在距离肛门约5cm的直肠后壁,有一个大小约1.5cm×1.0cm的带蒂肿物。经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直肠幼年性息肉”。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为其制定了科学、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主刀医生王霄鹏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患儿实施无痛微创手术,精准切除息肉。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这一案例给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儿童便血绝非小事,及时查明病因刻不容缓!

一、儿童便血,警惕直肠息肉!

该患儿长期排出无痛性鲜红色血便,偶尔便后肿物脱出,家长错把“直肠息肉”当作成人常见的“混合痔”进行处理。实际上,儿童患痔疮的情况极为罕见,而直肠息肉则是导致儿童无痛性便血的首要原因,2 - 8岁儿童尤其容易发病。这类息肉大多为单发、带蒂的良性幼年性息肉,但如果长期出血,很可能引发贫血、营养不良,甚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二、探寻儿童便血的四大常见原因

1、肛裂

干硬的粪便擦伤肛管,会出现便后滴鲜血的症状,孩子排便时会哭闹,甚至拒绝排便。

2、直肠息肉

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血便,部分息肉会脱出肛门。

3、感染性肠炎

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发热、腹痛,如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感染等病症。

4、食物过敏

多见于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除血便外,常伴有湿疹、腹泻等症状。

三、掌握三招,识别便血危险信号

1、辨颜色:鲜红血便通常源于直肠或肛门,若出现暗红或黑便,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

2、察表现:一旦孩子出现反复出血、生长迟缓、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重检查:儿科肛门指检能够发现80%的直肠息肉,无痛肠镜则是诊断的金标准。

专家提示

儿童出现便血症状,家长切不可自行用药。即便只是少量出血,也应尽早带孩子就医。直肠息肉经过规范治疗,预后效果良好。但若是延误诊治,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四、预 防 小 贴 士

1. 合理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减少便秘的发生。

2. 培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次如厕时间不超过5分钟。

3. 谨慎用药:切勿将成人肛肠药物用于儿童。

作者:鞠玉林

来源:沈阳市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