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创逾6个月新高,短期人民币走势偏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22:34:00    

5月23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报7.1895,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5点,创2024年11月8日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显著增强,汇率双向波动区间明显扩大。5月以来,国内一揽子支持性政策节奏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中美贸易会谈结果积极,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步走强。

市场人士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机会步入“双向波动弹性扩大、市场预期理性回归”的新阶段。短期看,宽幅震荡区间可能成为新常态。中长期看,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回暖,人民币资产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将抬升,人民币汇率或有望开启新的升值通道。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或将提高

开年至今,人民币汇率整体波动提高。受多重因素影响,开年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突破7.4关口,目前已企稳于7.2-7.3的波动中枢;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呈现阶梯式波动特征。此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显著背离,打破了过去十余年的同步性规律。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整体偏强。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美贸易关系的阶段性缓和,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担忧有所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释放。第二,美元走弱,推动非美货币升值,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债风险上升都对美元有所削弱。第三,国内经济基本面韧性较强,给予人民币较大支撑。

展望未来,美元整体处于由强转弱的阶段中,人民币整体来看并没有很大的贬值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震荡态势。但未来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仍将引发市场情绪波动,或将加大汇率震荡幅度。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团队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或将提高,人民币汇率将更充分反映外汇市场的供需变化。与此同时,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宏观审慎框架下,国内货币当局将通过动态调节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一篮子货币权重与波动容忍区间,有效平抑短期投机性波动对汇率稳定的冲击,从而引导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实现渐进、有序的双向波动,避免因单边预期强化引发的超调风险。

多重不利因素牵制美元反弹

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形成对比的是,年初至今,美元指数高开低走,主要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美国关税政策对于美元指数的影响,经历了从年初的“关税溢价”到“关税折让”的过程。今年年初的时候,市场预计特朗普强硬的关税政策,会导致美元迅速地升值,因此,开启了“关税溢价”的交易,美元指数一度冲高至109附近。

但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以及其他经济体的反制裁措施,“美国例外论”迅速退坡,美元资产遭到抛售,美元指数在4月份跌落至100点下方。随着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共识,市场情绪得到短期提振,目前美元指数处于徘徊震荡的状态。

展望下半年,国泰君安国际海外宏观研究团队指出,在美联储降息之前,美元指数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可能出现震荡走势。若关税冲突继续取得积极进展,或将带来阶段性上涨机会。但从中长期来看,有三条主线因素将会成为压制美元汇率的重要力量。其一是美国债务问题的持续发酵;其二是美国衰退风险,叠加美元高利率;其三是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短期内关税问题仍然是左右美元走势的关键;中长期来看,多重不利因素牵制着美元反弹。

建行金融市场部刘猛撰文指出,后期需要关注长期“去美元化”是否会提速,以及美元持续高估能否得到修正。若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一方面将令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将打击海外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也会加剧市场对美元长期稳定性的担忧,海外投资者减少美元资产的配置,“去美元化”提速,美元高估开始修正,美元指数或将大幅下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