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梦境追踪”——世界睡眠日探访睡眠门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9:24:00
3月19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中心,在医生的帮助下,记者正在体验多导睡眠监测仪。(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娜扎开提・柯尤木)夜里呼噜震天,睡梦中“拳脚相加”,白天频繁“秒睡”……如今,不少人被睡不着、睡不醒等问题所困扰,而它们却有可能提示着某些严重的疾病。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记者探访医院的睡眠门诊(中心),解码“睡眠的秘密”。
记者体验“梦境追踪”
3月19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组、睡眠中心,记者见到了30岁的患者李先生。李先生体型偏胖,长期打鼾,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总是感到疲惫不堪。
经过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医生发现他在一夜之间发生了416次呼吸事件,最长的一次呼吸暂停持续了近50秒。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85%,最低时甚至降到了70%以下,属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睡眠中心医生哈力达・巴合提汗告诉记者,“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长期下去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甚至脑卒中。”
多导睡眠监测仪是如何获取睡眠数据的?当晚,记者亲身进行了体验。
走进监测室,温馨的布置让人放松,用绿植装点的房间,没有干扰入睡的气味。房间的窗帘和床间隔帘颜色也不像其他病房一样是蓝色或绿色,而是暖色调的橙色布料。
医生为记者佩戴各种设备,先是用磨砂膏去除皮肤上的角质、死皮和油脂,以增强导电性。
接着,用尺子量头围,用记号笔定位,贴上电极片,电极片通过电极线连接到检测仪上。
同时,还佩戴了胸带、腹带、鼻气流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等,头上还套了个头套固定电极。
当晚,在隔壁的睡眠监控室,医生通过电脑实时接收数据,观察记者入睡后的详细情况。
第二天早上,医生拆除了监测设备,并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一分析。通常出一份睡眠监测报告单需要2―3小时。报告显示记者睡眠质量较好,但入睡潜伏期延长,建议睡前减少看手机时间。
“我们通过脑电,眼电,下颌肌电分析睡眠结构,通过胸腹带,鼻气流,热敏,指脉氧分析呼吸事件,通过心电判断心脏事件,通过肢体肌电分析腿动事件。多导睡眠监测是目前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哈力达・巴合提汗说。
上课“秒睡”原来患发作性睡病
有人睡不着、睡眠质量差,还有一部分人却深受“睡不够”困境。
15岁的婷婷(化名)因白天上课“秒睡”,生活学习懒散,成绩一路下滑,没少被家长批评。
近日,总是睡不够的婷婷夜里又出现了梦游,产生厌学情绪,家人赶紧带她前往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门诊就诊。
该院临床心理五科(睡眠一科)主任陈强接诊后了解到,婷婷其实很想上课好好听讲,但就是想睡觉,完全控制不住。除此之外,婷婷还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每次大笑或是生气时,总感觉双腿发软。”
最终,通过相关检查排除了一系列疾病,并进行了睡眠多导监测检查,结合日间多次小睡试验报告,婷婷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病。
陈强介绍,经过一段时间针对性的物理、药物等治疗,配合睡眠习惯的调整、心理疏导等,目前孩子的各项症状已有所改善,也愿意重新返回校园上学。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睡眠障碍,病因被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症状多为日间过度思睡、猝倒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在大笑、生气等剧烈情绪后出现浑身无力、跌倒,有的会产生睡眠幻觉、睡眠瘫痪等。
不少人认为这种“想睡就睡”,一定是睡眠质量好,其实恰恰相反。
陈强介绍,这类病人不仅会因为睡眠障碍引起各种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甚至在开车、游泳、爬山等途中突然发作,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
他提醒家长,日常要多关注青少年的睡眠情况,除了失眠以外,如果青少年持续出现睡眠增多、日间过度嗜睡和困倦,最好及时就医排查,一旦确诊,要积极进行系统治疗,必要时适当合理午休,同时可加强锻炼,尽量控制病情,并避免从事危险性活动或运动。
90多种疾病潜藏睡眠中
从一开始的睡觉打鼾如雷,到噩梦时出现拳打脚踢,甚至出现了近期记忆力下降、偶尔迷路等,72岁的张先生十多年来一直被“睡不好”困扰着。
最近,在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门诊,睡眠监测显示张先生睡眠时长7个小时,虽然入睡快,但是全程没有出现深度睡眠,这期间,他发生了98次呼吸暂停,98次低通气,每两分钟就要动腿一次,平均血氧饱和度只有87%(正常值>95%)。
经过一系列检查评估,张先生最终被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非孤立疾病,常与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交织。常常需要进行物理、药物治疗以及佩戴无创呼吸机一起综合干预。”陈强说,随着医学的发展,已经发现了90多种与睡眠相关的疾病。而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系统都有关系,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肥厚、肺栓塞、脑梗、痴呆性功能减退等疾病相关,未经治疗的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更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研究证明,睡眠障碍还与不少患者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有时睡眠障碍也是某种更严重疾病的前兆或表象。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可见睡眠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如何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组、睡眠中心副主任刘文萍建议,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帮助身体建立生物钟;减少睡前刺激,睡前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大脑的刺激;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诱因,减重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
相关文章: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 致10人死亡 04-04
- 滴滴顺风车疑似系统崩溃,客服:已接到反馈,紧急处理中 04-03
- 新疆印发肉羊增产提效实施方案 04-03
- 四川大学师生利用生成式AI技术为205名烈士复原容貌 04-03
- 追踪:福州西洪路北侧路灯恢复照明 04-02
- 问政海南 | 停工近一年,项目安全隐患重重……海口一小区加装电梯困难重重 04-02
- 万元租金补贴“发了又收回” 无锡创业者很委屈 04-02
- 记者手记:春到雄安 新城向上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