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8:59:00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稀土管制被广泛视作中国对美博弈的“反制王牌”。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5月20日文章提到,中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供应链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尤其在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落后中国20年。尽管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外交”等方式摆脱对华依赖,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地位。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提醒,中国需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居安思危,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以防范长期风险。

“中方管制不会放松”

文章称,虽然中美达成协议暂缓关税战,但中国仍在加强对稀土等关键矿物的供应控制,能随时切断美国的获取渠道。

就在3月中旬,香港海关破获一起重大战略资源走私案,在北部边境货场截获伪装成普通医疗设备的25吨锑锭,走私分子试图用铝箔屏蔽检测运往美国。锑是一种用于制造先进军事装备的稀有金属,去年以来被中方严控出口。

几周后,广西媒体也报道了一起类似事件。根据广西南宁海关发布的“情况说明”,3月18日,一公司按程序向海关申报1票出口泰国的货物焊锡膏,外包装标注“低温锡膏”,内包装标签显示“锡铋合金”,用途为电子焊接用。经查验检测,该批焊锡膏铋含量为55.3%。

尽管铋属于氮族元素,不属于稀土,但根据有关规定,出口该批含铋的货物需向管理部门申领出口许可证件,因公司无法提供该证件,海关不予放行。

中国稀土矿 视觉中国

《南华早报》认为,这些案例表明,全球高科技制造商尤其是美国制造商,正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在贸易战中限制关键矿物出口,稀土等战略资源正成为其制衡美国的最有力筹码。分析显示,美国约70%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近月来,中方已将十余种战略矿物纳入出口管制,作为对美关税的反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估算,单架F-35战机就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五角大楼用于制造导弹制导系统的稀土磁体战略储备仅够维持18个月。“在动态贸易紧张局势中,稀土已成为关键变量。关键矿物确实至关重要。”

中方管制措施已对全球市场造成显著影响,部分稀土元素价格飙升逾200%,达到每公斤3000美元。

美国科技公司也感受到了影响。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承认,稀土磁铁短缺正在影响该公司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一些公司已采取极端措施应对供应短缺。在《南华早报》看到的公司内部文件中,一家美国制造商表示,其供应商曾试图在没有所需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将稀土运出中国,但至少有一批货物被中方截获。

根据中美日内瓦达成的协议,中方同意暂停4月2日后的“非关税反制措施”,但实际控制仍在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近期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专项行动似乎暗示了未来出口管制不会轻易放松。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5月12日就相关行动答记者问时表示,自中国对部分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一些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企图通过走私等方式规避出口管制措施。为遏制走私等势头,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5月9日聚焦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现场会并作出专项部署,近期还将组织一系列行动。

“美国放弃储备关键矿产,中国发力产业重组”

分析人士称,短期内,美国几乎无法对抗中国在这一关键领域的持续主导地位。

虽然中国远非唯一拥有大量稀土元素储量的地区。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甚至美国本土,都有大量稀土矿藏。

但中国在大规模开采和加工这些矿产的能力上独一无二。根据国际能源署去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占据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

在美国,唯一主要运营的稀土矿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该矿主要生产轻稀土元素,而轻稀土被认为不如更稀有、更难提取的重稀土有价值。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美国目前没有国内分离重稀土的能力,而重稀土对航空航天和国防部门尤为重要。

“芒廷帕斯矿的重稀土储量仅约5%,”王孝松说,“美国分离和提纯技术比中国落后20年。”

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 视觉中国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是通过数十年的持续政策制定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能源经济系主任宋枫表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放弃了储备关键矿产的战略,相比之下,中国自2011年起对采矿业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对采矿实施更严格的控制,并对关键材料引入关税和出口配额。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研究员陈伟强说,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有渠道获取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资源,但它未能建立起加工能力,部分原因是环境问题。

“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加上美国提出的一系列所谓环保法规,挤压了实体制造业,”他说,“自然会导致失去关键矿产和关键原材料的生产能力。”

“美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开采以及金属分离和冶炼都无法进行,因为它们伴随着巨大的环境和健康成本。”

“中国也应居安思危”

专家表示,尽管特朗普政府将矿产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出多项行政令推动本土生产,甚至试图获取格陵兰稀土资源,并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但乌克兰并不具备加工能力,建立精炼能力需要十多年时间,况且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如果美国希望通过矿产外交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并建立伙伴关系来取代从中国采购,它必须提供一定程度的财政或外交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侯蕾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不可替代性在短期内仍将存在。”

眼下,特朗普还将寻找关键矿产的范围扩大到非洲,探索与刚果民主共和国达成潜在的“矿产换安全”协议。根据提议的安排,美国将利用外交和经济手段帮助促成和平,以换取获得该国矿产资源的机会。

中国专家警告称,美国的此类举措可能损害中国在非洲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合作项目,增加中国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尽管它们不会威胁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地位。

专家表示,中国应通过增加基础研究投资、培养新人才和培育本土矿业巨头,确保在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当然,我们的地位短期内不太容易动摇,”王孝松说,“但我们的稀土行业也必须居安思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