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垃圾如何分类不用愁 太原色双西小学两兄弟发明智能语音垃圾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23:00
对着垃圾桶,只要说声“小雷、小雷”,就可以立即“唤醒”它,并根据需要做好垃圾分类。这样一款智能语音垃圾桶,是由三年级的雷慕宸、六年级的雷雨宸两兄弟共同完成的,雷氏兄弟都来自迎泽区双西小学。目前,这款智能语音垃圾桶正在申报“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在双西小学的学生科技作品展台,这项小发明因其独特的外观和新奇的功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作品整体用废旧纸壳设计,在写有“资源分分类、资源不浪费”标语的纸板上,四个带盖子的小小垃圾桶立成一排,每个垃圾桶正面都手绘了色彩明亮的图案,通过颜色可以区分垃圾种类,绿色的是厨余垃圾,蓝色的是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是有害垃圾,黑色的是其他垃圾。每一项分类还写有细分项目,比如,有害垃圾包括电池、化妆品、打火机等。
开机通电后,雷慕宸进行了作品演示。只见他面向垃圾桶说:“小雷、小雷”,垃圾桶马上回复“我在”。紧接着,雷雨宸发出指令:“塑料瓶”。这时,可回收垃圾桶的顶盖轻轻自动打开,等待放入垃圾,随后又轻轻合上。
雷雨宸说,在学校的科学课上,他和弟弟学习了不少关于编程、电学、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平时在家就喜欢和弟弟动动手,一起制作一些小发明,爸爸妈妈也非常鼓励他们的做法,积极配合。这款智能语音的垃圾桶,就是他们在玩中不断完善制作而成的。根据兄弟俩的姓氏,他们为它取名为“小雷”。
此外,兄弟俩还展示了他们其他的小发明、小制作,比如,液压机械臂、立体小菜园等。这些均是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想象大胆,创意无限。
近年来,迎泽区双西小学全力打造“智慧教育”办学特色,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了持续推进迎泽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工作,双西小学贯彻“一站三单五自主”的迎泽区科学教育策略,并采用“一核三线三融合”本校方式推进科学教育工作稳步前行。“一核”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三线”是科学教育的三条主要路径:课堂主阵地、馆校合作、家校社共育;“三融合”是指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即跨学科融合;科学教育与科技研学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该校科学教研团队深耕课堂教学,开展馆校结合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了教科研的实效性。学校还通过课堂改革,点燃学生科技创造的火花,并创办各类科技社团13个,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包括科学阅读社团、科普知识讲座社团等科普类社团,以及小小发明家社团、小小工程师社团、3D创意搭建社团等科技创新类社团。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该校与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等多家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
太原日报 记者 张晓丽 文/摄
相关文章:
- 太原市万柏林区:民生项目绘制幸福图景 04-05
- “财米油盐”丨除了“老赖”,关于信用你还应该了解啥? 04-04
- 杭州一学校新推出的“减脂餐”半小时卖空100份!有学生瘦了40多斤…… 04-04
- 昔日选秀男歌手被曝出轨、家暴,当事人凌晨发文回应 04-03
- 汉中市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开展清明节祭先烈系列活动 04-03
- 战胜“药王”的康方生物去年成功卖药20亿 04-03
- 免费为环卫工设茶水摊二十余年的他,终于等到了角膜! 04-02
- “腾讯会议崩了”上热搜,网友:别修了不想开会 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