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在书店吃饭、喝酒、买水果,合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9:59:00    

【来源:上观新闻】

即将重新开业的上海古籍书店二楼,因宋代古籍中的饮品名而命名为“熟水”的水吧里,不仅有特色中医养生茶饮和中式茶点,还将上新专属咖啡“古籍大咖”。

焕新的上海古籍书店配备了水吧、咖吧。施晨露摄

据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统计,咖啡与文创已然成为沪上多数实体书店的标配,改造后的古籍书店也不例外。书店业态混合背后的逻辑,是从图书销售场所到文化赋能枢纽与生活社交空间的再造。

与古籍书店“老店新开”同期,4月18日,来自重庆的书店品牌新山书屋在前滩公园巷开出上海及华东地区的首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先行探店看到,这家800多平方米的新店里,餐饮与书+文创的占比约为6:4。

新山书屋上海首店落地前滩公园巷。施晨露摄

比起纠结书店是否“纯粹”,新山书屋团队希望,营业到22时的这方空间可以满足城市人下班后的“生活四小时”,阅读、用餐,喝咖啡、品小酒,参加现场活动,甚至买到新鲜水果。

来自西南的新山书屋在上海前滩打造集书籍、咖啡、餐食、现场于一体的复合式空间。施晨露摄

“我们不追求网红风格,在内容基础上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生活需求,展现书里书外的美好生活,让文化消费成为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在现场忙碌的新山书屋编辑部负责人江梦怡说。

新山书屋创始人之一李晖则感慨,在上海这座拥有全球最多咖啡店的城市,如何实现“阅读浓度”与“生活密度”的平衡,是对团队的考验。

“如果说过去所指的阅读,就是纸面上对文本的阅读,现在更多的是体验与感受。”中信出版集团文学事业部的营销团队告诉记者,他们与上海两家商场合作的口袋书联动活动几乎是“一拍即合”,“如今的实体商铺不仅作为销售方存在,也在向生活体验空间转型,而图书天然具有场景性”。

于是,当服装品牌、面包店的柜台上出现一本本小巧的口袋书——牛仔裤的口袋里斜插一本书,这套昵称为“兜兜书”的无界文库“让经典回归生活”的理念在具体的空间环境里得到最直观的展现。

读者在社交媒体晒出“兜兜书”打卡场景。

要有“阅读浓度”,也要有“生活密度”,无论是对书店还是出版业而言,找到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微妙平衡点,找到属于阅读的生活入口,或许方是可持续之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