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快问快答丨脑机接口跟“我”有啥关系?专家:可用于日常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6:10:00    

卢瑞瑩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脑机接口离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近?它能为健康管理带来哪些突破?普通人是否也能轻松使用这项前沿技术?5月20日,华西医院“脑机接口”媒体沟通会期间,川观新闻记者采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江宁教授,为你揭开脑机接口的神秘面纱,畅谈这项技术在医疗、日常消费等多场景的应用潜力与未来发展蓝图。

记者:脑机接口跟“我”有什么关系?

江宁:脑机接口是能在大脑与外界间实现信息交换的设备或装置。它应用广泛,既适用于医疗场景,也有可用于日常消费场景的类型。

记者:和传统的康复训练相比,脑机接口有什么优势?

江宁:相较于传统康复训练,脑机接口能帮助瘫痪患者,比如因卒中、截瘫导致意识“锁定”的患者,使其主动表达运动意识,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实现有效的主动康复。

记者:如果家里老年人记性差,脑机接口能不能提前发现老年痴呆?

江宁:能!我们正在开展相关重要研究,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可在老人认知功能严重下降前,发现已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进而进行有效干预。

记者:对于睡眠不好的人,脑机接口也能帮忙吗?

江宁:可以。目前临床上已有类似技术,能更清晰、详细地找出睡眠障碍的类型和原因。后续,我们还将开发更先进的脑机接口,对睡眠过程进行调控。

记者:听说脑肿瘤手术要用开颅来唤醒患者,脑机接口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江宁:我们团队正与华西医院胶质瘤团队开展相关脑机接口研究。如今,相关技术在很多情况下,能助力脑外科手术医生在手术中无需唤醒病人,就能精准切除肿瘤。

记者:普通人可不可以接入这种脑机接口?有观点说未来靠意念就可以控制万物,您怎么看?

江宁:市面上已有面向普通人的脑机接口设备,比如用于睡眠调控、比普通手环更精准判断睡眠状态的商业化产品。就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而言,距离“意念控制万物”还很遥远。

记者:目前脑机接口的设备安不安全,会不会有辐射或者副作用?

江宁:脑机接口概念宽泛。非侵入式且仅采集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基本没有辐射;部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会通过电、磁、光刺激大脑,虽有能量输入(类似辐射),但都在安全范围内且具有目的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如开颅植入类,植入时需手术,任何手术都存在潜在风险。不过相关研究持续推进,未来脑机接口的副作用和风险有望得到有效管控。

记者:普通家庭能不能负担得起脑机接口的费用?

江宁:市场上已有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价格大多在1000—3000元,普通家庭有消费能力购买使用。而医疗级脑机接口,像用于胶质瘤手术的,因技术尚未常态化应用,费用暂不明确。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脑机接口技术费用变得亲民,使大家都能使用。

记者:未来脑机接口还可能用于哪些日常的场景?

江宁:未来一两年,脑机接口将陆续进入临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都在推进。预计5—10年,脑机接口会从医疗产品逐渐向健康管理产品转变。长远来看,10—20年甚至更久以后,脑机接口可能会像手机、手表一样普及,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品,助力人类更好地与外界交换信息,甚至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记者: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会不会让大脑受伤?如果不想戴了怎么取出来?

江宁:在设计侵入式脑机接口及监管部门审批时,都会考虑相关风险。以深部脑刺激器(脑起搏器)为例,若出现功能问题或需更新换代,目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不过未来或许会有更简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