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什么是信誉不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8:06:58信誉不良通常指的是个人或企业在征信系统中有不良信用记录,这通常是由于未能按时偿还贷款、信用卡透支或其他形式的金融债务而导致的。具体来说,信誉不良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逾期还款记录:
如信用卡连续逾期还款、房贷或车贷月供逾期或不还款等。
违约记录:
包括欠税记录、法院和行政处罚记录等。
信用卡问题:
如信用卡套现、恶意透支、频繁申请信用卡或被拒等。
公共信息中的不良记录:
如水电费、物业费恶意欠缴等。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黑名单记录:
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
不良信用记录会影响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评分,进而影响其获得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的能力。在中国,这些记录会被保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并且可能会保留一段时间,例如最少三年,一般五年,最长可达七年。不过,如果个人能够持续五年按时足额还款,可以“洗清”不良信用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或金融机构在评估个人信用时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个人经济状况和还款情况有所改善,银行可能不会一直关注早期的不良信用记录。
相关文章:
- 高新区打造跨部门综合监管新格局 04-06
- “财米油盐”丨除了“老赖”,关于信用你还应该了解啥? 04-04
- 中证短期AAA央企信用债指数报128.65点 04-03
- 充分发挥出口信保稳外贸作用 04-01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 03-31
- 没钱的银行卡是“销户”还是“留着”?幸亏银行朋友提醒,少吃亏 03-31
- 在美国被盗刷怎么报警 01-22
- 平安信用卡额度用完了还能用多少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