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底薪制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4:42:50底薪制是指 劳动者应得的基本工资部分,即根据劳动合同或国家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它是工资构成的一部分,通常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各种补助和奖金等。
底薪的特点包括:
保障性:
为员工提供经济保障,确保在遇到困难或企业出现问题时,员工仍能获得一定报酬。
稳定性:
底薪是员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相对稳定,不随业绩波动。
最低标准: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
底薪制度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
无责底薪:
雇员无需承担任何业绩责任,也能领取固定薪资。
有责底薪:
雇员必须完成用人单位设定的任务指标才能领取底薪,未达标可能无法获得底薪。
企业在制定底薪制度时,应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同时遵守国家关于最低工资保障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章:
- 银行业薪酬分化:大行涨薪,中小行降薪 04-11
- 员工骑摩托上班被开除,企业“任性”必遭法律制裁 04-11
- 国网桂阳县供电公司开展“业培评赛”培训 04-11
- 东莞茶山一企业拖欠45名员工工资,被列入失信主体名单 03-17
- 江苏推进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 03-17
- 3700是什么意思 01-24
- 人工费是什么意思 01-24
- 贵州护林员工资多少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