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夏至下雨有什么说法(夏至来袭,今天下雨好不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04:57今天是夏至节气,也是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转到黄经90度,意味着昼长夜短已达到全年极致,此后白天时间将会逐日缩短,因而民间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降雨好不好?
夏至对农业生产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其处在五月末,此时全国干旱、热浪、洪涝频发,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古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总结了相当多的农谚,可预测农业耕作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夏至降雨好不好。

1、“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从字面上来看容易理解,如果夏至这一节气时降雨,那接下来18天里或都会迎来持续降雨天气,且雨水量偏大,接连不断的下。
其实,这句农谚说的就是南方的梅雨季节,而在华南、中南等地,雨水已接连下了1个月之久,部分地区已出现洪涝,预计接下来还会有雨水出现。
然而,接连不断地降雨,对南方水果业、养殖业来说并非好事,毕竟这一季节多种水果成熟,而雨水降落必然会使得水果品质下降,口感变差,果农将迎来一笔损失,水产养殖的鱼农们也同样遭受损失。

2、“夏至有雨,仓里有米”
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如果夏至时降雨,那农家的粮仓内将堆满稻米,这一农谚说的是夏至降雨对农作物的好处。
就拿北方来说,尽管小麦已采收多日,可因天公不作美,迟迟不降雨,以至于热浪来袭,农田干旱、水泥路面断裂。这一天气下,松土都不容易,更别说播种玉米等作物。即便种植农作物,也需要三天两头浇水,部分地区已出现灌溉井抽不出水的情况,干旱之下庄稼生长缓慢,其产量也会受影响。
而在南方普遍种植水稻,尽管水稻对雨水需求量偏大,可南方普遍多雨,因而可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这一背景下水稻产量自然也会提高,粮仓里大米堆积。

3、“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
古人最渴望的就是能够中举,多少读书人穷尽一生为的就是考取功名。而夏至降雨比喻为秀才中举,可见对于庄稼人来说,夏至有雨是多么渴望的事情。
夏至为一年高温的开始,而高温来临之时,农作物也将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地表水分蒸发量大,农作物对水分需求量大,唯有多多降雨,才能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求,才能让刚种植下去的玉米、大豆等种苗快速扎根成长,为秋季作物丰收奠定基础。

4、“夏至有雨值千金,夏至无雨三伏热”
这句话更形象直观的表达出庄稼人对雨水的渴望和降雨的盼望,夏至时如果能够降雨,那就可以使得刚播种不久的秋收作物顺利出苗成长,为三伏天快速成长打下基础。
不过,今年的夏至节气前后,华北、黄淮等地却迎来了旱情,热浪已持续多日,北方多地迎来40度以上罕见高温,且地表温度已突破70度,这一天气背景下,庄稼播种、生长都十分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