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常识

冷什么什么物(陕北方言,冷淘湿物lěng táo shī w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1 08:19:38    

冷淘湿物(lěng táo shī wù),陕北人形容湿冷,凉而不适、不爽,引申到被冰凉触感的表述。尤其冬日里,小孩贪吃冷的食物时,大人们会略微生气的说一句冷淘湿物的。

冷淘湿物还得从陶器的发明说起……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陶片来看,陶器出现在中国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而陶器这一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使古人在烹饪工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的先民依陶器而广泛使用蒸、煮、炖、卤、炒、煎、烙、炸……让人大饱口福,面条也应运而生。

面条作为非水稻区居民的主食之一,再加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围绕面条的加工、吃法,也花样翻新。到了唐代,一种类似今日凉面的吃法风靡起来,逐渐成为日常消夏食品。更有类似今日菠菜面类的面食备受青睐,以至一种叫“槐叶冷淘”的面食竞成宫廷食品。《唐六典》载,唐制规定,夏日朝会宴飨,皇家御厨太官,在供给官员的食物中要有“槐叶冷淘”味,杜甫有诗《槐叶冷淘》,对此有形象的描述:

槐叶冷淘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与菠菜面热食不同,“槐叶冷淘”是用凉水浸过后冷食。由于冷淘既大众又有皇家范儿,所以成了面条的代称、泛称。陕北人取冷淘之湿、冷的意境,将这段鲜活的中华饮食史,以“冷淘湿物”成语而留存下来,弥补了当下中国人多知面条而不知“冷淘”的缺憾。

任何一个方言词汇都携带着不可或缺的文明信息,都有其存在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