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鞠躬尽瘁的解释是什么(成语溯源 [鞠躬尽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5 10:35:28成语『鞠躬尽瘁』【释义】“鞠躬尽瘁”这则成语常和“死而后已”连用,意思是表示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成语『鞠躬尽瘁』源自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的是我国古代东汉末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执掌了政权。不久,曹丕便废去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改国号为“魏”。
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自视是汉室的正统,为了恢复汉室,在成都称帝,封诸葛亮为丞相,国号为蜀。江东的孙权也正式登基,国号为吴。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蜀国的皇帝刘备在丞相诸葛亮的辅佐下,把蜀国治理得国富民强,百姓们安居乐业。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被称作是“刘阿斗”,他十分昏庸无能,只知享乐,便把国内的军政事务全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贯主张联吴伐魏,他一面和东吴交好,一面启动南征,用“七擒七纵”的攻心战收服了孟获,平定了南方边境的叛乱。然后积蓄力量,积极准备北伐攻击曹魏。
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感到力量积聚得差不多了,便决定出祁山北伐魏国。在出师前,他给后主刘禅上表,要他听信忠言,任用贤臣,富国强兵。这道奏表,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并没有成功,诸葛亮兵败以后,只得退兵回蜀。过了几年,诸葛亮决定再次北伐。当时,有一些大臣对诸葛亮北伐持反对态度。于是,诸葛亮再次上表给后主刘禅,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后主刘禅看了,便同意诸葛亮北伐。
这第二道表,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后出师表》。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表示他忠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一心为国的忠贞气节,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名篇,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相关文章:
- 华思易创保险柜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04-21
- HONEYWELL热水器服务号码24小时(今日更新)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04-21
- 名高指纹锁用户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04-21
- 邦代集成灶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04-21
- 优蒂壁挂炉售后故障维修客服服务热线是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04-21
- 铁柜大王保险柜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1
- MITON燃气灶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1
- 水仙能率热水器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04-21